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人事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工人技术等级补贴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3 01:06:05   浏览:916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人事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工人技术等级补贴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机关事务局 人事部 等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人事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工人技术等级补贴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3年7月19日,国务院机关事务局、人事部、财政部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了提高中央国家机关工人队伍素质,调动工人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积极性,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工人考核条例》,参考北京市《关于北京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试行技术等级考核与补贴的意见》,我们结合中央国家机关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中央国家机关工人技术等级补贴暂行办法》,在中央国家机关的技术工人中试行。对试行中出现的问题,可及时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反映,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附件:中央国家机关工人技术等级补贴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提高工人队伍素质,调动工人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积极性,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工人考核条例》,参考北京市《关于北京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试行技术等级考核与补贴的意见》,结合中央国家机关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人技术等级补贴范围:
一、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的技术工人,凡持有中央国家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核发的《技术等级证书》,可享受相应等级的技术等级补贴。持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技术等级证书》,经中央国家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核定后,亦可享受相应的技术等级补贴。
二、持有《技术等级证书》的干部,不列入工人技术等级补贴范围。
三、被聘为技师的工人享受技师津贴,不再享受工人技术等级补贴。
第三条 工人技术等级补贴标准:
一、八级制技术等级补贴标准
------------------------------------------------------------------
| 技术等级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补贴标准(元)| 6 | 9 | 12 | 15 | 18 | 22 |
------------------------------------------------------------------
二、三级制(初、中、高)技术等级补贴标准
----------------------------------------------------------------------------
| 技术等级 | 初级 | 中 级 | 高级 |
|--------------|--------|--------------------------|------------------|
|补贴标准(元)| 6 | 9 | 12 | 15 | 18 | 22 |
----------------------------------------------------------------------------
三、非八级制、非三级制技术等级补贴标准
(一)中餐烹调厨师
----------------------------------------------------------------------------------------------
| 技术等级 | 五 | 四 | 三 | 二 | 一 | 特三 | 特二 | 特一 |
|--------------|------|------|--------|--------|--------|--------|--------|--------|
|补贴标准(元)| 6 | 9 | 12 | 15 | 18 | 22 | 24 | 27 |
----------------------------------------------------------------------------------------------
(二)西餐烹调厨师;中、西面点师
------------------------------------------------------------------------------------
| 技术等级 | 五 | 四 | 三 | 二 | 一 | 特二 | 特一 |
|--------------|------|------|--------|--------|--------|--------|--------|
|补贴标准(元)| 6 | 9 | 12 | 15 | 18 | 22 | 24 |
------------------------------------------------------------------------------------
(三)餐厅服务师、客房服务师
----------------------------------------------------------------
| 技术等级 | 三 | 二 | 一 | 特二 | 特一 |
|--------------|------|------|--------|--------|--------|
|补贴标准(元)| 6 | 9 | 12 | 18 | 22 |
----------------------------------------------------------------
(四)理发员
--------------------------------------------------------------------------
| 技术等级 | 四 | 三 | 二 | 一 | 特二 | 特一 |
|--------------|------|------|--------|--------|--------|--------|
|补贴标准(元)| 6 | 9 | 15 | 18 | 22 | 24 |
--------------------------------------------------------------------------
未涉及到的工种的技术等级补贴标准,可参照三级制或八级制技术等级补贴标准由各部门提出办理意见,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核批准后执行。
第四条 工人技术等级补贴原则:
一、工人技术等级补贴,由各单位人事劳资部门或其授权部门,依据本办法和授予工人的《技术等级证书》具体核定。
二、工人技术等级补贴实行动态管理,各单位人事劳资部门或其授权部门可根据工人的思想政治表现、生产工作成绩和技术业务水平,减发或停发其技术等级补贴。
三、凡实行三级制(初、中、高)的中、高级工按从事本工种的工作年限确定补贴标准。具体办法是:中级工从事本工种工作满10年以上的补贴9元;满15年以上的补贴12元;满20年以上的补贴15元。高级工从事本工种工作满20年以上的补贴18元;满25年以上的补贴22元。
四、实行技术等级补贴的工人,调到非技术工种岗位后,从调动的下月起不再执行技术等级补贴。
五、工人调动工作后,工种没有变化的,可按原技术等级补贴标准执行;工种变化的,按重新考核后确定的技术等级执行相应的技术等级补贴标准。
六、工人因工作需要,在本单位不同工种之间调动的,在尚未按新工种考核确定技术等级前,原技术等级补贴暂予保留。
七、调离本工种岗位不满一年,重新回到原工种岗位工作者,经单位审批后,可执行原技术等级补贴;调离本工种岗位满一年以上者,应重新考核其技术等级并确定其技术等级补贴标准。
第五条 工人技术等级补贴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和渠道解决。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国家机关及其附属行政、事业单位。
第七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八条 本办法自1993年7月1日起试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兰泉员工关系室(39)
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规定要突破的两个问题

随着《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在2013年7月1日实施,人保部对于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在用工单位用工总量的比例规定也将在7月1日前出台。对该规定笔者认为应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而对执行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规定有促进作用。
一、用工单位用工总量的确定
用工单位日常工作中在用工上会根据公司业务的变化分为淡、旺季,如何在淡季转入旺季或者旺季转入淡季时确定用工单位的用工总量将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实践中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会根据公司业务的变化制定相关的用工计划。这一用工计划是确定用工单位用工总量的基础。
在具体实施前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应共同提前向人保部门申报后一阶段用工单位用工总量及劳务派遣用工数量的报告将是确定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在用工单位用工总量比例的证明,避免后期发生超比例又进行整改的难题。人保部门在收到报告后经初步审查,在具体用工发生前在人保部门网站公布让公众监督。
提前申报并公布用工单位用工总量及劳务派遣用工数量既有利于约束用工单位的用工行为,也有利于维护劳务派遣员工的利益,更有利于处罚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超比例用工的违法行为。

二、短期季节用工是否受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限制
根据季节的变化部分企业的短期季节用工数量比较大,如果将短期季节用工纳入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限制将对这类企业而言是一个打击,后期企业将可能承担一笔不小的解除劳动关系费用。
笔者认为考虑到短期季节用工的短暂性(一年用工累计不超过3-4月),应将短期季节用工排除在劳务派遣用工比例限制之外,同时禁止用工单位将短期季节用工劳务派遣人员在季节用工结束后安排到该单位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包括临时性)工作岗位上工作。这将促进这类企业在劳务派遣用工上的稳定性。

作者:湖北大晟律师事务所 孙斌律师
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686号武汉世界贸易大厦27层
邮箱:sunlvshi@2008.sina.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unlvshi2008
兰泉员工关系室:http://community.chinahrd.net/home.php?mod=space&uid=784991&do=index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应对非典型肺炎影响全力做好当前货币信贷工作的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应对非典型肺炎影响全力做好当前货币信贷工作的意见

银发[2003]111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目前,非典型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为了尽可能降低非典型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保持国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治非典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中办发[2003]13号文件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现就做好当前货币信贷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防止货币信贷出现大幅度波动。

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对于经济运行全局十分关键。人民银行各分行和各金融机构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处理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和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关系,一手抓防治非典型肺炎这件大事,一手抓金融服务不放松,努力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及时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和相关金融服务。要充分把握和了解非典型肺炎疫情动态及其对信贷资金供求、信贷结构和信贷环境带来的新变化,把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得严重一些,把解决的措施和应急的手段准备得充分一些,做到心中有数,努力保持2003年货币信贷的适度增长,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二、切实保障防治非典型肺炎所需的合理信贷资金供应。

各金融机构要主动了解与防治非典型肺炎有关的医院、医疗科研单位和相关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信息,对这些企业和单位因防治非典型肺炎购买药品、医疗器械、进行科研开发以及加强医疗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运输居民生活必需用品等方面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切实提高审贷效率,及时足额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对非典时期金融机构因发放此类贷款出现临时资金周转困难,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要及时做好资金协调工作。

三、对受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实施适当信贷倾斜。

对非典型肺炎疫情重灾区和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市县,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当地分支机构的贷款规模、存贷比例和相关绩效考核指标限制;配合财政对民航、旅游、商贸等行业实施的阶段性贷款贴息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积极发放财政贴息贷款;对部分有市场但因受非典疫情影响、经营暂时萎缩、资金临时周转困难的企业,各商业银行要积极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并适当下浮贷款利率,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积极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政府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四、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在继续做好国债配套项目贷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贷款发放的同时,适应居民对疫病防治、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健身和卫生用品等方面需求增加的趋势,各金融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贷款营销,积极支持企业开发、生产和销售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保健卫生产品,促进扩大全民保健卫生消费;继续发挥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积极扩大和规范发展汽车消费信贷,支持扩大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有效供给;大力引导和促进银行贷款向信息和互联网行业倾斜,支持扩大发展信息通讯产品、信息基础设施、网上会议设施、网络安全设施、网络教育设施以及远程办公系统设施等开发建设,推动扩大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进一步加强银贸合作,做好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的相关金融服务工作。

五、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做好夏收秋种支农资金供应准备工作。

人民银行各分行要合理安排调剂支农再贷款限额,有关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配套资金,重点支持夏收秋种期间农民购买化肥、种子、农业收割机具以及抗旱应急设施建设、重大病虫害防治、农副产品收购等应急资金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基层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用好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真正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配合国债项目安排进度,积极发放中西部农村人畜饮水、县乡公路、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公共医疗设施等国债项目配套贷款,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稳定和支持发展农业生产。

六、适当控制对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和“五小”企业的贷款。

各金融机构要严格执行银发[2001]195号文件有关规定,采取提高非经济适用房银行贷款利率、项目资本金比例、商品房预售条件等多种措施,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对商品房空置量大、负债率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从严审批贷款;对贷款规模过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流实行重点监控。同时,对技术水平低、污染大、能耗高、安全条件差的企业要从严限制贷款,坚决防止“五小”企业“死灰复燃”。

七、加强贷款风险预警和监测,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人民银行各分行和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对贷款投向和投量的跟踪监测,加强对贷款企业产品库存和市场销售信息的跟踪监测分析,建立有效的贷款预警监测体系,提高金融风险意识。要强化对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不良贷款余额的双重考核,对2002年下半年以来票据贴现贷款、房地产贷款和基本建设贷款等增加较多的地区和企业采取适当方式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检查,及时清理和纠正违规贷款,防止增加新的不良贷款。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加快建立健全辖区内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应急反应机制。

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对做好当前非典型肺炎防治时期货币信贷及相关金融服务工作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工作准备,遇有突发事件和异常变化,要及时报告总行,并根据以上意见和银发[2003]98号文件精神,抓紧制定本辖区内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时期货币信贷工作和相关金融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报人民银行总行备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

二00三年五月十九日